其他
中国传统武术的悲哀之路还要走多远,走多久……
之一:摧残镇压中的残喘在中国长期的封建历史过程中,武术本质上就是人民大众用来保护自己,谋求生存的一种技艺手段。也即是说,在自己的利益遭受侵犯时,他们往往利用所学之武术进行自卫反抗。历史上,无论是历代的农民起义,或是元清两朝的反抗异族掌权,本质上都是压迫与反压迫的阶级斗争、民族斗争,都是百姓维护自己根本利益的表现。在皇本官本主义的社会中,这就必然遭致统治阶级的摧残镇压。《史记・秦始皇本纪》载称,秦王“堕名城,杀豪杰”,“收天下兵,聚之咸阳”,“以弱黔首之民”。《魏书・释老志》说,北魏太延四年(公元438),太武帝在长安某寺院发现大量武器,因此怀疑寺庙僧人与叛臣合谋作乱而予以镇压。《魏书・肃宗本纪》还说,“沙门法庆聚众反于冀州”而予以镇压。到隋朝文帝时,一再颁布“戎旅军器,皆宜停罢”,“人间甲仗,悉皆除毁”的禁武令,甚至连街头角抵之戏耍都被禁绝。在唐代,最有名的为瓦岗寨农民起义,起义的成员都是武林高手,最后或被镇压或被收买,使起义以失败告终。宋朝时的梁山起义,一百单八名好汉,个个武艺超群,各有绝技,最后也惨遭镇压与瓦解。元代蒙族入主中原,为巩固其统治,防止汉族民众以武术造反,官方加强习武练兵,却严禁民间习武。据载,自元始祖忽必烈中统四年至元顺帝至正五年(公元1263-1345)的八十余年间,曾多次颁布严禁汉民私藏武器与习武的禁令,对习练攻防武技者杖革七十七,对私藏铁甲弓矢者即行处死,处罚非常严酷。明代燕王朱棣欲“清君侧”之时,武当道士张三丰曾给建文皇帝发过警示,让他提防朱棣谋反。朱棣篡位后,担心建文皇帝与张三丰暗中联系,策划复辟,故以大修武当山为名,派军人数万参与修建武当宫观,暗中窥察防范道佛二家与民间组织的复辟活动。在这种大势压境的情况下,武当山道士的习武活动几乎彻底停止。声名显赫的武当拳法一时沉寂。满清入主中原之后,民族矛盾突出,汉人普遍不满,著名的太平天国、白莲教等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,可以说都是利用各家的武术绝技,与清廷展开的殊死斗争。结果一一惨遭镇压。武当山一些道士就因为参与反清复明运动而遭到镇压,有的集体扑岩而死,有的远逃东北长白山中。我们还知道,明末清初,河南陈家沟的陈王庭还带着官兵镇压过李际玉为首的农民起义军。这些农民起义失败也有它自身的缺陷,但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则是最根本原因。中国传统武术由此遭到扼杀与压抑,逼使幸存的武术门派与修炼者不得不常常转入地下。
之二:排斥扭曲下的异化传统武术不是遭到扼杀摧残,就是遭到排斥扭曲。历史的河流缓缓流人二十世纪,在中国枪炮渐兴,冷兵器时代结束,武术强身健体功能凸现的中华民国时代,武术发展曾一时步人良性轨道。据《中国武术史》介绍,在民国初期,因当时各界人士倡导“强国强种”,中国传统武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,并被官方定名为“国术”而加以鼓励和推行。上至中央,下至各省市县都设立国术馆,把少林、武当等各家各派的武术掌门人请到国术馆任教,内设少林门、武当门。同时安排一些德高望重的将军和政府要员兼任馆长,大力普及弘扬传统武术,并将其引入军旅训练。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,武当山紫霄宫就有国民党军队集体演练武当太极拳留下的歌谱,词曰:“太极真传出武当,功夫全在辨柔刚,若能得其真妙诀,强国强民亦自强。”此外每一年或两年,不定期的举办国术擂台大赛。这一时期名家辈出,如李景林、宋书铭、王芗斋、孙禄堂、杜心武等等,他们驰骋武坛,活跃异常。上世纪五十年代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中国传统武术又一次得到新的发展机遇。1952年,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推广项目,在全国各地开展了许多次传统武术表演比赛,连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武术都得到了展示。那时还有一些中央首长直接向一些著名武术家学练太极拳和气功,北戴河还专门建有气功疗养院……然而令人可惜的是,这些仅是武术史中极为短暂的辉煌片段。由于战乱和极左思潮的干扰,中华传统武术便又遭受新的风暴横扫……上世纪三十年代初,唐豪把持中央国术馆的垄断性舆论阵地,一个《少林武当考》,从历史渊源上把少林武术与武当武术全部否定,随意从人群中拉出个丑婆娘,就说“这就是XX武术的亲娘”;此后日军入侵,战乱频仍,传统武术在被扭曲的状况下又陷入离乱。建国后,随着“左”的路线扩大化和阶级斗争的升级,传统武术与其它传统文化一样,大都被当作“封资修”的东西,上“纲”上“线”予以批判,许多武林门派和一些身怀武功绝技的武林人物,从此背上了沉重的罪名,只得忍痛割爱,与武术决裂。优秀的传统武术如武当少林、南拳北腿、八卦形意、峨嵋、陈、杨、赵堡太极等均被压制。只有极少数所处环境非常特殊的武术传人,才会秘密传承一些有限的武功。另一方面,在“批判地继承”口号下,传统武术被加以改造,创编了舞蹈加体操的规定套路(如长拳、简化太极拳24式、太极刀、枪、棍以及拳击加摔跛加踢腿的散打),把武术的传统优秀本质特点丢掉了,把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丢掉了,内在的“精、神、气、力、功”特点没有了,传统武术被阉割得面目全非。这种严重脱离传统武术本质内涵的异化武术(或称“操化武术”),不但成为体育院校武术的必修课、武术的参赛项目和武术的发展与研究方向,同时又把这种模式全盘推向社会。尽管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来,这种武术不再可能独霸天下,但这种在官本时代产生的怪胎,至今仍然占据在传统武术不可望其项背的地位上,以“中国武术”的名义,堂而皇之地走进各种武术锦标赛,走进全运会、亚运会,继而还要大咧咧地走进奥运赛场。
之三:阉割利用上的蜕变对武术的糟踏利用历史上可以追溯很远,奴隶社会时,奴隶主为了取乐,让奴隶互相搏斗,致搏斗双方非死即伤。而近代最有名的要属慈禧的无耻行径,先是利用义和团杀洋人,企图换回清王朝颓运,失败后又大肆捕杀“拳匪”。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中心目标转向了经济建设,全面改革开放,拨乱反正。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始受到青睐。特别是在《少林》、《武当》电影影响下,一时间,不但全国掀起了武术热,世界也对“中国功夫”刮目相看。传统武术中此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。但恰在其时,体育的“金牌观念”、“武术唱戏’:观念开始占据一些体育官员和政府官方的思维,成为筑造政绩的有效借用手段,传统武术被异化为“金牌”的奴隶,“经济”的附庸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国家也花了大力气,从上到下成立武术挖整组织,挖了几年,虽说还有许多武术门派的好东西未被挖出来,但总算有了一个阶段性成果。但是,这些成果大都被束之高阁,没有人去研究,没有人去整理,没有人去推广普及。有些地方挖整的成果,后来再度散失。官方与官方所办的院校依然把异化的武术当作唯一工作重点,抓教学、抓竞赛、抓金牌、抓政绩、抓职称、抓票子。即使一些地方有了传统武术的品牌,也往往成为当地政要的工具,总想一夜之间把其变成摇钱树。他们纷纷把地方武术和地方武术名家、拳师拿来当砖头当木料,为经贸唱戏搭台。武术盛会一年一年地大操大办,热闹非凡。结果是,官员出了政绩,武术一文不名。他们很不愿意为武术发展花一分钱,连怎样发展武术自身都不愿想一想,甚至连什么是武术都搞不懂。如此之为,良知何在?而此时此际,一些江湖骗子却牢牢盯上了传统武术这块肥肉,他们对武术或是不懂,或是一知半解,但却会运用不正当手段,取得合法的身份,借着地方保护主义的势力,建立各种名目的武馆、武校、武院和武术中心之类,又在各有关刊物上漫无边际地做牛皮广告,让一些无知的、猎奇的、急功急利的、或对传统武术充满无限向往的社会青年受骗上当。大批社会青年只要进了这些武馆武校,功夫学不到一点,钱却被他们掏光。还有些江湖浪人,或学了三脚猫功夫,或了解了皮毛,使自封“大师”,到处招摇撞骗;更有所谓的专家学者,靠着武术混得名利地位,拿着官俸,整日里沉迷于拳击加摔跤中,或不停地叫喊,改造传统武术,“发展”武术。凡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这种糟踏传统武术的恶劣现象,在全国各地居然能形成大气候。形成了当今中华武林的主体风景!在一些官员拿传统武术’搭台”,一些骗子们对传统武术“拆台”的闹剧中,一些真正的武术传人,却因不会吹牛、不擅宣传自己,只得被当作花瓶用。偶有一二知名拳师传人,在国内外闯出了名气,闯出了市场,闯出了效益,也往往靠着三分运气,绝非大势使然,更非官员赐予!唉!如此等等,不能不让人痛心一问:中国传统武术的悲哀之路还要走多远,走多久……